采訪對象:曾余才,離休干部,1934年4月生,浙江平陽人,1949年4月參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建浙江大學圖書館、科威特經援項目等。
采訪組:洪凱文,趙玉晗,陳奇文
采訪時間:2022年3月24日
1.曾老,您好。我們都知道您是1949年參軍,1994年離休,是一建工齡最長的離休干部。在這46年期間,也一直奉獻在建筑行業。
我這一輩子都是在建筑行業干材料的。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樣,浙建集團前身是部隊。我是浙東游擊隊的,在1949年4月4日清明那天參軍入伍,1951年開始,部隊變成第三野戰軍三十五軍104師,陳毅是我們的司令員。我和材料結緣是在部隊里。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困難,百廢待興,急需軍工企業,104師命名為建筑工程第六師,參建了寧波機場、山東高密機場、福建莆田機場在內的多個機場。1953年6月至1954年12月,我被調去上海建筑第六師教導大隊,學習了預算、計劃、供應、管理、運輸等物資供應方面內容。機場造好了,我也學習完了,恰逢大西北建設,部隊在西安搞了五年軍工、重工業建設。1958年底,沿海一帶要發展,我們被派回浙江,進入浙建公司第五工程處材料科。1965年3、4月份,中建部要從各單位抽調人到貴州去,我一去又是5年,在當地進行軍事設施建設。1969年底,我回來進入到浙江401公司三營,1974年12月到了浙建一公司二工區,也叫過“直管工地”,就是后來的“浙大工地”。1987年,我又按照總公司外經辦要求,從浙江大學項目奔赴國外,參與科威特300套住宅項目建設。
我這一輩子沒有當過領導,都是在項目基層,干了一輩子材料供應工作。
2.浙大工地也就是浙大圖書館這個項目,是浙江省首批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的工程。您在參與建造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整體建設情況如何?有什么是讓您感受最深的?
浙大工地,也就是我們當時一公司直屬工地,它的規模也比較大的,而且也是浙大內多個建筑同時開工。在浙大工地我們建造了行政大樓、圖書大樓、理工科大樓、浙大附中等一大批校內外建筑。雖然圖書大樓現在看起來樣式比較陳舊,但是質量是非常好的。我們浙建公司做的房子有兩個好:一個是質量好!一個是材料好!我搞材料我知道的,絕對不會偷工減料。當時機械化程度低,都要靠勞動力完成建設,所以浙大工地的人也比較多,算上農民輪換工還有其他工人,總共四五百人。當時我所在的材料股里就有6個材料干部,還有每個項目配一個料工,做材料的一共有十六七號人,這在當時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項目。
在浙大工地建設過程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印證了朱德總司令之前的號召——“建設事業是‘萬歲事業’,擔負建設任務是非常光榮的。”建筑工人工作艱苦,流動性大,成家也困難。像我們一公司是國營單位,又是部隊下來的,都是軍人作風,保持和部隊一樣的習慣,完全聽黨指揮,組織讓我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國家發出這個號召,是對我們建筑行業無上光榮的認可,讓建筑工人能夠安心地工作下去,讓建筑事業一直發展。
3.您剛剛有講到“浙建集團的工程有兩個好,一個是質量好,一個是材料好”。能談談是怎么個“好”法嗎?
首先,材料好是基礎。因為當時我們是計劃經濟,也沒有一些偷工減料的存在,材料普遍都是比較好的,整體質量都很高。而且我們當時采購物資是全國采集,哪里有需要的物資就去哪里采購,哪里的材料質量更好,就一定會去。當時,聽到廣東中山馬賽克瓷磚造的好,我們就跑到那里去買,那個時候綠皮火車速度慢,一來一回要一個星期,但是我們還是要過去,要買就一定要質量最好的。圖紙上規定的要求是絕不能開玩笑的,如果錢不夠,寧可打報告回公司也要買到。
至于質量好,那都是工人造的,我們一公司的工人都很認真,完全按照圖紙施工的,不會有偏差。另一個就是我們一公司的木工、裝飾、裝修人員水平都比較好,技術類的工人技術都很高級,其他單位沒有這樣的工人,其他工地也做不出來。不僅是這個浙大工地,包括西湖邊的建筑,那些高級的賓館都是我們一公司做出來的。
這兩點,我們一建公司建造的房子和現在社會上一些出問題的工程是不一樣的。
4.您能具體講講,項目上是怎樣將質量好和材料好落到實處的嗎?
從材料來說,建造建筑的材料都會經過至少兩道檢驗,第一道檢驗就是我們物資采購人員。我們經常接觸材料物資的人對于各類材料的質量如何都是心中有數。以磚頭為例,光滑、強度、光澤程度都是不一樣的,紅磚一敲,里外都紅就是燒透了,如果外紅里黑就是還沒到功夫。第二道檢驗就是公司實驗室。當時公司都是有實驗室的,不僅是總公司,各個分公司都有實驗室,采購來的材料都會通過實驗室再進行檢驗,確保建筑用料品質都是有保證的。
我剛擔任二工區材料組組長時,工地上物資積壓問題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出市場采購人員在采購物資時,90%以上的物資要使用批發價購買,盡量不采用零售價,每年從價格里節約了2萬元。同時,在公司允許自行采購的如石灰、石渣、塊石等材料范圍內實行三比,減少成本。就這樣,我們工區使用的費用大大低于公司材料部門所提供的價格,節約和降低了工程造價。而且當時浙建集團一共有60多輛大大小小的運輸汽車,在當時浙江企業中是最多的,其他單位都沒有這么多。我們每次都提前做好計劃報送公司調度處,安排好車輛第二天要運送的物資,不僅節約了用車的成本還節省了時間,項目建設速度也有了保證。
當時在現場管理上,我們提出要簽訂料工崗位責任制,以班組為單位實施限額領料制度,有了具體的獎罰制度,現場材料浪費情況也是大大減少。除此之外,我們還在現場管理上下了功夫,我做股長的時候,給工地定下了每周檢查制度和每月檢查制度,在這樣的檢查制度下,現場的氛圍好了很多,大家工作也更有認真、更有動力了。
至于質量好,一個有了好材料,質量自然也會好。另一個,我們過去建造工程都會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制作,規定的樓高、用料、造價,我們絕對不會和圖紙有一點點差距。同時,在建造工程的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會做好驗收。當時不像現在有監理單位,為此我們組建專人進行監管。木工師傅、管材師傅……每個工種都有監管的人,做的每個部位都要驗收,正是通過這些層層把關,才實現了我們建造房子的兩個好。
5.您曾經參加過科威特的國家經援項目。請問在科威特的時光給您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科威特還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的。首先是飛到科威特的時間非常長。我們當時都沒有坐過飛機,感覺非常新奇,從杭州坐了兩天兩夜火車到達北京,又從北京經過兩個國家轉機兩天才終于到了科威特。到達科威特才發現這里的環境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生活也是非常不習慣。一個是氣候不適應。天氣炎熱,我們剛到那里工作的時候,穿著工作服、解放鞋,沒過幾天,大家都被曬紅曬傷,沙土也燙腳,后來我們都要穿兩件衣服,戴寬沿安全帽才行。另一個就是飲食也不適應,科威特人不吃豬肉,當地的沙土鹽分高也種不了蔬菜,我們還吃不起牛肉,食堂只有雞肉可以吃。唯一改善伙食的機會就是一周吃一次豆腐,這還是從當時來做生意的臺灣人這里買來的。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家還是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們從來經商的臺灣人那里拿到了青菜苗,將它種在淘洗過多次的沙土中,小心翼翼地保護它不受烈日照射,雖然長不高,但是當時看著小小的菜苗長出來,心里也是非常高興的。
至于我個人,我記得在科威特剛好是評選中級經濟師職稱的時候,需要寫一篇論文。我在家里只讀了三年小學,文化基本都是在部隊或者自學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會寫文章,就把自己的工作經驗記錄了下來,從材料質量、材料價格、如何為國家和公司節約的想法寫成論文,沒想到最后職稱竟然評下來了,也是比較激動的。
6.在科威特進行經援項目的時候,與當地人民發生過什么故事嗎?當地政府或人民對于我們的建筑或者我們的建設者是怎樣的態度?
我們和當地人民交流總體不太多的。在出國之前,領導們都會和我們做工作,讓我們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維護好中國的形象。而且一公司也是從六十年代就出國開展經援項目了,也算是經驗比較豐富了,自己在國外搞工程,也是會有民族自豪感的,會有意識地維護中國形象,再加上我們與當地人語言不同,所以總體交流不多,不過也能感受到當地人對我們還是很友好的,他們也是非常認可我們的工程質量,對我們的工程很滿意。
7.我們知道您一直是從事物資供應材料采集工作,想請您聊聊當時國外的材料采購和在國內做工程的材料采購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因為我本身就是從事材料采購工作的,所以對這些問題也是比較關心的,通過在國內和科威特工作的經歷也是讓我意識到當時國內外的材料采購形式還是很不一樣的。
在國內做工程的時候,我們是要天南地北跑,到處去采購物資,但是在科威特是不需要我們到處買材料的,是甲方買好材料放到庫房,我們按需要去領取就好。而且,我們當時國內還是計劃經濟,所以在國內采購物資的時候雖然是到處跑,但并不是為了比較價格,而外國采購還是有比價這個環節的,和我們當時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8.現在集團的發展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材料采購。您覺得材料采購在建筑全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怎么才能做好?
我這一輩子都是在和材料打交道,在這四十多年和材料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就記住一句話——材料人是為建房子服務的。我們過去搞材料工作,講究保質保量、保證時間,堅持質量在第一位,不影響工人的施工進度,完成領導對材料部門的要求。
材料是建筑的基礎,想要做好材料采購工作,就要多看多學。我們單位當時請上海的營造廠專家來做技術人員,我們向他們學習到很多。也要多出去走,采購物資的時候,工具、五金、磚頭、水泥、黃沙等都要涉及,時間久了,一眼看過去就能知道質量如何,心中也有數了,才能做好物資采供工作。
9.您對現在一建的年輕人有什么期待呢?也想請您在采訪的最后對我們這些年輕人說幾句話,鼓勵一下現在的年輕人。
我們建筑行業是黨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國家的需要,擔任國家給我們建筑行業的任務,我們單位和個人都應該感到光榮。國家和企業的發展都是靠年輕人越來越壯大的,我們一公司現在都是年輕人們,要有年輕人的朝氣,讓建筑事業發展越來越好。